崆峒区民政局:全方位发力殡葬管理 绘就文明殡葬新图景
殡葬管理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文明。近期,崆峒区民政局从服务优化、市场整治、文明倡导、设施完善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扎实推进殡葬管理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让文明殡葬的种子在崆峒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惠民服务暖人心,殡葬服务更贴心。“之前总担心殡葬花费高,现在有了这些惠民政策,心里踏实多了。”刚办完亲人殡葬事宜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这背后,是崆峒区民政局持续加码的惠民殡葬举措。今年以来,已为23名群众发放惠民殡葬及节地生态安葬补助2.506万元,实实在在减轻了群众负担。在规范收费方面,民政局对28项殡葬服务项目进行价格调整,平均降幅达43.15%;针对骨灰盒、寿衣等刚需丧葬用品,实行“明码标价+限价管理”,价格平均降幅达50%;取消3项非必要服务收费项目,并通过官网、公众号及服务场所公示栏等渠道,主动公开收费标准和殡葬用品供应商信息,让消费更透明。同时,在区殡仪馆内设立崆峒区“一站式”惠民殡葬服务大厅,实现治丧群众“殡仪+安葬”业务一次性办结,工作人员全程耐心解答群众疑问,让群众在办理过程中少跑腿、好办事。
联合整治出重拳,市场秩序更规范。殡葬市场的规范有序,是殡葬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由区民政局牵头,联合发改、自然资源、公安、市场监管等10 个部门,组建专项联合执法队伍,对殡葬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2次,先后对2家殡仪服务机构进行深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联合市场监管局对东关、中街、西郊辖区内花圈店、纸活店及阴阳店开展联合检查。检查内容涵盖经营资质、商品质量、价格公示以及是否违规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等方面。同时,对花圈、祭祀用品等商品质量进行抽检,监督商家明码标价,防止出现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等问题。并向经营户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关于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的倡议书》,引导其合法、诚信经营。
文明祭扫成风尚,绿色理念入人心。“现在扫墓不用带纸钱了,用鲜花祭拜既环保又有意义。”在南山公墓,市民李女士手捧鲜花,正在缅怀亲人。这是崆峒区推广文明祭扫的一个生动缩影。每逢祭扫节点,区民政局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方式,宣传“云祭扫”平台,今年已有3800人次通过该平台实现网络祭扫。在墓区设立“鲜花换纸钱”兑换点,提供平价鲜花,活动期间参与群众达9670人次。同时,在中心城区合理布局25处集中文明祭祀点,投放124座祭祀炉,组织社区志愿者在祭祀点开展引导服务,提醒群众注意防火、保持环境整洁,文明祭扫的理念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设施人员双提升,服务能力再增强。为进一步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崆峒区民政局从硬件优化与软件升级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对南山公墓管理所、殡仪馆进行系统性升级改造,新增停车位100余个,修缮墓区道路200余米,同步增设休息座椅、指示牌等便民设施,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舒心;另一方面强化殡葬服务人员能力建设,通过定期组织业务知识、服务礼仪、应急处置等常态化培训,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举办殡葬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1期,今年已累计培训13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效能,全方位增强殡葬服务能力。
下一步,崆峒区民政局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完善殡葬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殡葬市场整治,创新文明祭扫方式,让殡葬管理工作更有温度、更具实效,持续推动文明殡葬新风尚在崆峒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