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三项举措”加强养老机构安全运行

  • 时间:2025-08-29 15:35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期,灵台县强化机构安全监管,不断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开展隐患清零行动,联合职能部门现场指导,推动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精微精细。

一、落实包保,织密管理体系。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一个机构、不落一个隐患,责任无死角班子成员包保机构、干部包保隐患,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形成养老机构有人抓,安全隐患有人管,事事有着落,件件无遗留的安全管理体系。压实责任,工作全覆盖制定了包保责任人职责、考核管理办法、问责细则等,并与年终的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及时衔接县消防大队,落实“民政+消防”双包保机制,建立隐患信息,执法检查、宣传培训等同步和共享机制。成立老年人心理预防和干预小组,制定信息上报制度和干预制度。聘请医疗、疾控等专家入院开展工作,评估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同时,开展心理评估和治疗。加强入院心理评估,常态化开展新入院老年人观察期,密切关注老年人情绪变化,加强支持和关怀,帮助老年人度过适应期。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文体康乐类活动,缓解老年人孤独和焦虑情绪。制定下发预案3个,全面审查机构各应急预案,养老机构形式审查的同时,指导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演练以及演练后的评估。成立防汛领导小组,落实汛期机构负责人在岗带班值班,及时推送预警、模拟演练,与乡镇人民政府,社区签订避难场所协议,培训处突人员,全力做好防范。

二、狠抓整改,凝聚安全重心。

开展隐患清零行动。对今年以来查找出的隐患开展回头看,溯源治本,重点围绕养老机构人身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用水用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防汛责任落实等隐患的清零情况进行了检查,下发《催办件》5份、《安全意见建议书》3份、约谈责任人2名。 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详细查看了消防设施配备及维护状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食材采购和保存是否规范以及防汛物资储备和演练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隐患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机构即知即改,并建立台账跟踪督办,确保问题隐患动态清零。压实养老机构隐患整改的主体责任,确定专人管理易燃易爆、火种等物品,明确管理员责任,做到制度、人员上墙,规范设置与管理吸烟区域,加强提醒劝导并与家属签订承诺书,禁止探望时私自携带打火机、刀具等危险物品。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虐老、欺老整治,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精神病人、有暴力倾向人员的摸排和安置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下发了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彩钢瓦房等部件清零,机构老人房间隔断全部为实体墙,更换厨房非阻燃电缆88米,更换有安全隐患的蒸车1台,饮水机2台。开展养老机构“消防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消除隐患39处,购置消防设施30余(台)件,更换屋面瓦约3600平方米。

三、现场指导,提升管理水平。

从细微处入手,主要负责人指导制定了《灵台县养老机构安全督查检查表》,把各养老机构的人身、消防、食品、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安全事项细化成68项,逐项对标对表检查落实。邀请县消防大队、市场监督局、应急管理局深入养老机构,开展“诊断检查”,手把手指导,先后开展了《养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编制导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安全服务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基本规范》等培训。以“师带徒”的方式对各机构开展安全“麻雀解剖”,开展了养老机构建筑物保温墙体专项检查与治理,养老机构自然灾害普查数据更新,动火作业检查等,加固围墙46米,新建“避难间”4个112平方米,疏通机构院子下水道200余米,更换井盖、水箅子6个。“不会啥补啥,缺啥学啥”督促工作人员参加取证,今年以来已有9人通过了国家失能人员等级认定资格认定培训,2人取得了《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11人正在考试取证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