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申请解烦忧 分层救助暖民心 ——泾川县社会救助“小切口”改革见实效
“以前申请救助,得来回跑好几趟、填一堆表,现在‘一次申请’就把事办了,省心又省事!”说起社会救助的变化,泾川县城市社区居民老李赞不绝口。今年以来,泾川县民政局紧扣平凉市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契机,以“一次申请、分层分类审核认定”为抓手,让社会救助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装上“加速器”。
一、流程整合,破解“反复申请”难题 “以前申请救助,不同类型得填不同表格,现在一张综合性文书就能搞定!”在泾川县高平镇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向办事群众介绍新流程。改革中,县民政局整合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认定及临时救助的申请、调查等文书,一次性采集家庭信息、经济状况核查授权等,从“申请什么核什么”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一次申请、分层办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有效解决“反复申请”的烦恼。 二、精准认定,告别“反复审核”困扰 “多亏了分层分类审核,像我们家这种情况,很快就认定了救助类型!”居民王女士因家人重病陷入困境,改革后的审核机制帮了大忙。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根据家庭收入、刚性支出等多维度,综合评定经济状况,按特困、低保、低保边缘等顺序依次认定,精准匹配救助类型,避免“反复审核”,让救助更高效,救助精准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已精准认定低收入人口472户1065人,为47户132人在认定低收入人口时同步实施了临时救助。 三、动态管理,织密兜底“安全网” “家庭情况有变化,救助也跟着调整,政府把我们的事儿放在心上!”玉都镇康家村低保户老康感慨。县民政局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对低收入人口每年至少核查一次,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时及时调整认定类型,还设置不超过6个月的渐退期,退出后仍动态监测。今年以来,累计对80户收入回升家庭启动渐退期(最长6个月),动态监测退出人员711人,做到“应救尽救、应退尽退”,保障更精准、更有温度。 四、改革赋能,跑出救助“加速度” “以前基层干部得反复核对信息,现在流程优化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城关镇民政干事小雷说。改革后,基层负担减轻,社会救助办理周期明显缩短,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泾川县民政局以“小切口”改革撬动救助效能大提升,让社会救助兜底网越织越牢,让“民生温度”照亮更多困难群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