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小切口”改革跑出社会救助加速度

  • 时间:2025-04-03 10:56
  • 浏览次数:
  • 来源:灵台县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灵台县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众“反复申请”“反复审核”“反复确认”等社会救助领域堵点、难点问题,按照省市民政部门工作部署,以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为突破口,聚力打造“一次申请、数据跑腿、分层分类救助”服务新模式。

“乡上干部到我家里来,把娃娃的情况问了一下,让我填了个表,没几天救助资金就到账了,老婆这次化疗有钱了!”龙门乡民乐村李有明说。去年底,李有明的老婆因连日身体不适,经县医院初诊、赴西安最终确诊为乳腺癌,大额的手术费及后期化疗费用,压的这个经年累月只靠务农为生的家庭苦不堪言。经医保预警,乡民政干部入户调查,通过“一次申请、分层分类救助”机制,为该户办理了低保并发放临时救助金12912元,有效解决了该户燃眉之急。同时,县民政局将该户数据共享到妇联、医保等部门,为患者争取全国低收入人口妇女“两癌”等医疗救助资金。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开展“小切口”改革,就是针对突出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县民政局负责人说。

梁原乡马家沟村的马明明户,是“小切口”改革的受益人,年初该户因主要劳动力发生车祸而被乡村关注,在审核临时救助过程中,乡民政工作人员发现,该户因孩子上高中、老人身体残疾等原因,家庭刚性支出增大,符合低保边缘家庭条件,经“一次申请、数据跑腿”,为该户分层分类落实了重度残疾“单人保”、临时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直是社会救助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灵台县民政局针对传统救助模式中存在的重复申报、流程冗长等痛点问题,科学谋划、统筹安排、跟进指导,高效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工作落实。通过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局业务骨干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在13个乡镇、城市社区全面启动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等政策“一表联办”,通过一次申请、一次入户、提交一次核对,分类别核算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刚性支出以及年人均收入,依据核算结果结合户内实际精准匹配救助政策,优化简化流程,缩短救助等待期,方便群众的同时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实惠。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自改革以来,全县识别认定低保179户366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42户,纳入特困供养22户22人,给予临时救助663户2069人,推送落实教育资助1181人,认定因病致贫医疗救助150户540人,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839.66万元。

从“多头申请”到“一表联办”,从“单一救助”到“综合赋能”,灵台县民政局以“小切口”改革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大提升”,让政策温度精准直达困难群众心头,持续擦亮“民政为民”服务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