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小切口”改革 激活社会救助“加速度”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救助金,解决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崆峒镇的村民朱明福感激地说道。这笔快速到账的救助金,恰似冬日里的暖阳,照进了这个因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这一切,都得益于崆峒镇在社会救助领域推行的“小切口”改革。
自“小切口”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崆峒区崆峒镇聚焦群众在社会救助申请中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从优化救助流程、创新救助模式、强化动态监测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实现新突破。
优化办理流程,崆峒镇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业务骨干现场指导,在崆峒镇15个村社全面推行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一表联办”。借助“一次申请、数据跑腿”的创新模式,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如今,困难群众只需一次申请、一次入户、一次核对,就能快速精准核算家庭经济状况,匹配到最适合的救助政策。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优化了救助流程,将救助等待期大幅缩短,还切实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创新救助模式,崆峒镇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的多元救助方式。除了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和资金救助外,还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救助服务。比如,为独居老人安排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为残障人士联系专业的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等。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丰富了救助内容,提升了救助效果,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强化动态监测,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崆峒镇低收入人口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致贫返贫风险。一旦监测到预警信息,工作人员会迅速进行核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救助程序,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从“多头申请”到“一表联办”,从“单一救助”到“综合赋能”,崆峒镇以“小切口”改革为有力抓手,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实现“大提升”,让政策的温暖精准抵达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心头,持续擦亮了“民政为民”的服务品牌,书写了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的暖心篇章。
下一篇: 甘肃庄浪: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背后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