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全面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精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今年以来,平凉市民政部门认真推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到位。
一、明确低收入人口范围,提出动态监测具体任务。印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并对各类低收入人口的认定作出规定。把优化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强化数据监测走访摸排、分类处置预警信息作为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具体任务。
二、精准处置预警信息,强化主动救助措施落实。全市共调查处理预警信息692条,对因病、因残、因学等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符合条件的194户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相应救助范围,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498户纳入台账管理,定期跟踪,持续关注家庭收入变化。发挥“铁脚板”作用,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社会救助协理员等工作人员重点走访未纳入低保、特困范围的残疾人家庭、弱劳动力家庭、发生意外事故家庭,核算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将符合条件的267户787人纳入了相应救助范围。
三、动态管理救助对象,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持续落实困难群众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核查保障对象家庭共同生活成员、收入、刚性支出、财产变化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对保障家庭自然增员、减员的1203名人员及时纳入、退出保障范围;对收入增加、刚性支出减少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3449名人员及时退出保障范围;对经济状况定期核查变化较大的1065名保障对象相应提升、降低保障类别;对符合救助条件的4260名人员及时认定纳入了保障范围。积极衔接财政部门,将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资金更为安全规范,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1261万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护理费293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34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