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促提升 银龄安居享暖阳 —— 华亭市全力推动民政部居家及社区养老服务行动项目
“以前耳朵听不见,走路也不方便,头发和胡子长,自从你们给我配上了助听器,轮椅,还有人来给我理发,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真的很感激你们.........”西华镇的张大爷说道。这只是华亭市民政局开展居家及社区养老行动项目的一个缩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不断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市民政局积极作为,全力推进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聚焦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两大核心,持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结构,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工作,稳步将“幸福养老”的美好愿景转化为老年人触手可及的现实,切实满足了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是高位谋划强统筹,齐抓共管抓推进。自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以来,为保障项目高质量、高效率落地,成立了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牵头,各乡(镇)、城市社区负责人及民政局分管领导共同参与的专项领导小组,构建起“部门引领、上下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华亭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工作流程、时限要求等关键内容作出详细规划,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至目前,累计召开6次专题调度会议,围绕项目推进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开展研讨,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项目于6月底如期改造完成。
二是精准评估优服务,智慧适老护安康。为确保项目快速推进、让群众尽快受益,华亭市民政局组织各乡镇、城市社区相关业务人员及养老服务公司围绕政策解读、适老化改造技术规范、服务流程标准化操作等内容,以理论授课、现场模拟等形式开展 3期培训100人次。通过“进村入户+政策宣讲”等多种方式,积极动员有意愿的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老年人参与。并严格遵循“一户一评、一户一档、一户一案”原则,结合老年人家庭状况、身体条件、自身需求及居住环境等实际因素,为每户制定“基础项目+个性化选配” 的建设方案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台账,为服务对象精准提供居家环境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并配备助行、助餐、助听等老年用品,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至目前,完成310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累计为523位老人提供20542次涵盖生活照料、情绪疏导等上门服务,全方位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与生活质量。
三是强化监管保质量,资源整合惠民生。为确保实施改造项目达到标准,质量过关,市民政局定期不定期抽组工作人员,下沉一线跟进项目进度,针对服务质量、资金使用、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查12次,同步提供政策解读与业务指导,确保项目规范推进。并按照《华亭市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从服务时长、内容完成度、老人满意度等多项考核指标,实行“服务机构自评+民政部门评估”考评制度,考核结果与服务费用结算直接挂钩。依托“金民系统” 搭建项目动态管理平台,实时录入服务对象信息、改造进度、资金流向等数据,累计上传服务记录2万余条,实现项目全流程可追溯、数据可视化分析,以数字化监管赋能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近年来,为不断改善特殊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市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组织,为全市1500多名城乡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了包含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5大类90多项的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已达16万余人次。同时,至9月底投资1120万元的4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即将建成,全面打造集老年活动室、休息室、文化室、室外健身设备于一体的养老“村级邻里互助点”,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休闲娱乐和日间照料等服务,有效打通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堵点。
华亭市居家及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项目成效显著,不仅切实保障和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还提升了社会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展望未来,华亭市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在这片土地上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