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民政局: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办实办好惠民实事

  • 时间:2025-01-03 15:50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县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理念,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难点堵点,全面落实民生政策,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困难群众筑起了一道兜底保障安全网。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民生政策知晓率。加大政策培训力度,组织各乡镇、城市社区分管领导、民政助理50余人开展各类救助政策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印发《“救助政策要知道我们在行动”大宣讲活动实施方案》,举行“政策大赶集”活动两次,以面对面讲解政策的方式向群众宣讲社会救助政策,发放宣传彩页800余份。制作各类民政惠民政策宣传小视频9期,依托县、乡、村三级工作群进行推送,播放量达20.0328万余次,切实打通了政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复核工作,提高救助惠民精准度。集中对24乡镇和城市社区进行三轮全覆盖式督导检查、走访入户核查,重点对档案资料进行了督导查阅,将发现的119个问题以填写《静宁县民政工作督查发现问题反馈单》的方式进行现场反馈,建立全县民政工作反馈发现问题整改台账,督促指导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对城乡低保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通过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累计核对城乡低保对象13995户45574人,并及时将核对结果反馈各乡镇及城市社区管委会,经核查,新增对象766户3051人,累计停保1729户5189人,因动态调整不及时,未及时停保20人,共计收缴违规发放资金15493元;发现“关系保”“人情保”现象4人,立案5人,收缴资金4.7616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救助精准度。同时,严格落实近亲属备案制度,对低保经办人员、村(居)干部和财政供养人员本人及近亲属纳入低保时进行备案,目前已备案30人,对新增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名单在民政局公众号公示,截至目前,已公示7批,共564户1729人,公示率同比增长达到183.3%。

充实数据支撑,优化救助服务零距离。有效利用社会救助系统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测预警功能,实现系统上下贯通、部门横向联动、数据动态更新,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强化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以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载体,覆盖6.3053万低收入人口,共享信息1296条,及时处理预警信息404条,将符合条件的17人纳入城市低保,296人纳入农村低保,12人纳入特困供养;106人给与临时救助。将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中符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924人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范围。

落实监护责任,增强困难群众幸福感。建立健全监护照料机制,印发《分散特困人员购买服务考核办法》,制定《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考核评价表》,督促各乡镇、城市社区签定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监护照料协议,落实定期走访探视制度,完善探访记录台账。建立考评惩戒机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三个一”服务工作群每月对第三方服务公司的服务频次、服务质量进行考核,组织人员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半失能、全失能且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分散特困人员,提供优先入住供养服务机构接受集中供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