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民政局多措并举有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 时间:2024-05-22 11:40
  • 浏览次数:
  • 来源:崇信县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披露“隐形收入”,防止“错救、漏救、骗救”,实现精准认定、精准救助的需要,是推进社会救助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为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对象,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率,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崇信县民政局居民家庭经济核对中心积极发挥工作职能,多措并举有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为社会救助制度公正实施拉起“准绳”。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核对工作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救助政策和核对业务的培训;加大核对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对核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为推进核对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核对工作效率。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及早实现和金融机构的数据互通,为核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加强全面覆盖,坚持“逢进必核”。通过强化家庭主体授权、审批部门委托、核对工作流程职责及信息保密安全等措施,利用“线上+线下”核对的方法,严格落实先核对再审批。特殊情况实行“先行救助,再行核对”。按照核对办法、核对实施细则以及核对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依法对“救急难”对象可以通过先行救助,再行核对的方式开展核对工作。

加强部门协作,拓宽核对领域。支持和接受其他部门的委托,大力配合多部门做好医疗救助对象、司法救助对象等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继续加大对救助对象复核力度。

加强信息保密,强化数据安全责任意识。为确保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维护和保障群众的隐私,与相关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强调所签订的机构保密协议和个人保密协议,在坚持核对工作原则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核对联系人工作职责,做到“谁委托、谁认领,谁使用、谁负责”。

截至目前,我县共受理核对9717户,22237人,并将核查信息结果反馈至各乡(镇)、进行逐户逐人核实,不符合条件的坚决落实退出机制,切实做到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有效推进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