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民政局以“迅”应“汛” 筑牢民政领域防汛屏障

  • 时间:2024-07-24 17:09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7月22日—24日,我县遭受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为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防汛减灾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加强防范,多措并举保障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高站位统一思想夯实责任

自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以来,局党组及时传达国家、省市县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防汛工作部署和要求,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信息,坚持人民至上,树牢底线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科级干部及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汛期天气情况对民政系统的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安排、调度。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全面指导防汛工作,分管领导带队驻守在建项目工地和养老机构等民政领域隐患点,及时开展排查,实时动态管理,全面压实压紧安全责任,落细落实汛期安全防范措施。

地毯式巡查排险消除隐患

一是聚焦养老机构“筑防线”。及时深入4所养老机构,驻院开展防汛工作,重点针对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电气线路及周边疏水排水情况进行全面巡查、排查,确保畅通。高平中心敬老院针对23日凌晨暴雨情况,及时启动5台水泵抽水,利用沙袋封堵,并衔接县应急管理局,调配大功率水泵1台,及时排水,保证机构安全。目前,4所养老机构无灾情、无财产损失。二是保障对象安全“兜底线”。积极扎实做好强降雨期间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众的入户走访探视工作,详细了解兜底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住房安全、用电安全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安排各乡镇和服务公司重点围绕全县779户820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逐人逐户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解决房屋漏水、未在安全住房内居住等安全隐患22个,指导乡镇转移安置低保对象10户18人,特困供养人员1户1人。三是紧盯重点领域“全覆盖”。全面做好县养老服务中心和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的防汛隐患排查,加强对周边山林、泄洪沟、排水口等安全检查频次,督促项目工地做好工地排水和工作人员防汛应急演练。积极做好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及救助,强化街面巡查,对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可能露宿的重点区域开展联合巡查救助,及早转移安置风险区域的人员,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共开展巡查5余次,出动车辆2车次、人员6人次,其中入站受助2人次,发放物资2份。

大力度强化措施救助帮扶

健全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发布“主动救助·为民解困”——寻找身边生活困难群众活动倡议书,加强摸底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早救助,确保将受灾应急救助之后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好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密切关注灾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落实“先行救助”“跟进救助”“急难发生地救助”等方式,畅通申请受理渠道,兜好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全时域值班值守应急处置

进一步细化完善民政部门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方案,加强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安全知识教育,开展现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积极筹集防汛物资,建立防汛应急队伍,确保能随时满足抢险抗灾需要。各养老机构积极储备防汛物资安全绳24根,雨衣97件,雨鞋72双,手电70把,雨伞112把,应急灯112个,沙袋50袋,抽水机10台,铁锨49把,应急物资储备充足,严阵以待做好强降水、大风等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24小时全员值班值守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信息,不间断巡查排查,确保发生灾害时,第一时间上报汛情信息,统筹科学应对,确保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反应迅速、应对及时,切实筑牢民政系统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