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民政局:多举措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泾川县民政局紧盯重点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通过“小切口”破题,分领域推进,多点谋划,全面发力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强”部署,推动集中整治高效开展。局党组及时召开会议,全面学习省、市、县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成立局党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靠实工作责任,统筹衔接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开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重新学习了礼县违规使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典型案例和警示教育片《零容忍》,增强纪律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树立底线思维,不碰红线、不越底线,用严的纪律和实的作风推动各项民政政策落到实处。制定印发《全县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围绕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等四大领域深入开展自查,及时召开县民政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抓”落实,推进社会救助更加精细。对近年来审计、巡视、督查暗访等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查缺补漏,确保所有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在“泾川民政”微信公众号、各乡镇(城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发布、张贴《泾川县民政局关于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公告》,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共受理群众投诉或反映问题6件,全部办结,解决实际困难4件,积极化解信访矛盾。随机抽取丰台、王村两个乡镇的80余户群众,查看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对全县223名村干部享受低保情况进行比对排查,全县只有1名村干部享受低保,符合保障条件。抽查城市社区管委会中街社区、回中社区,未发现优亲厚友现象。
“优”服务,推动社会事务更加高效。联合县委网信办等16部门向各乡镇制定印发了《泾川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时限,细化工作措施,加强跟踪指导,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对象摸底排查工作,定期开展走访关爱服务,做到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加强对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纪律和工作日常行为管理,精心组织开展了5.20集体颁证活动、“陇工情缘·邂逅520”青年联谊交友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移风易俗政策告知、婚嫁彩礼报备等活动认真落实婚俗改革政策,宣传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树立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理念。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先进村遴选活动,对全县乡镇、城市社区开展了深化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风发挥情况问卷调查,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在规范村民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村民自治发展。发布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书,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移风易俗做表率,形成全社会树立新风、弘扬正气的社会氛围。
“提”水平,推动养老服务更加优质。深入各养老机构全面开展排查。通过满意度调查的方式,向服务对象了解日常管理、服务质量情况;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排查资金监管情况;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对相关台账进行了优化,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合同,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针对排查出的养老机构物资购买管理还不够规范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养老机构办公用品及生活用品购置审批单、食材采购计划表、食材配送验收单等,严格落实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问效,形成闭环管理。针对福利中心窗户防护栏还未拆除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拆除,并安装外窗限位器,加强日常巡查,全力保障服务对象安全。排查出的2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重”监管,推动社会组织更加规范。制定发布了《泾川县民政局关于打击整治社会组织违规募捐、乱收费、乱评比表彰活动投诉举报事项的公告》,明确整治内容、举报内容、举报方式,设立了举报电话和邮箱。通过“泾川门户网”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告发布,及时接受群众监督举报。联合业务主管单位开展社会组织执法督管检查,及时排查社会组织在业务活动开展、机构运行程序、助力乡村振兴中违规募捐、乱收费、乱评比表彰、传播宗教活动等不规范、违法行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警示教育会议,加强教育管理,强化政策法规培训,做到知法、懂法、遵法、守法,规范约束职业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