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民政局突出三个“建好”,着力构建社会救助三个体系

  • 时间:2024-06-11 09:49
  • 浏览次数:
  • 来源:崆峒区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崆峒区民政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合力聚焦民生保障,厚植为民情怀,突出三个“建好”,用心用情用力构建三个体系,彰显服务“情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完善机制,建好“责任体系”。区民政局以区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为抓手,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加强资源统筹和部门协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长效机制,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7811.9867万元,在推动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上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摸排,建好“监测体系”。以甘肃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基础,建立民政牵头、各单位配合、社会力量补充的联动机制,把全面排查、主动救助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共享联动,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立起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等6类人群为重点的3.02万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今年以来累计新纳入城乡低保310户744人,特困供养41户43人;退出城乡低保464户1268人,特困供养23户26人,共保障城乡低保10863户23203人,特困供养896户949人,稳步实现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有力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的可及性。

强化服务,建好“监督体系”。持续开展“救助赶大集 服务零距离”活动,按照领导包片、干部包乡机制,对各类救助对象及救助线索进行深入核查,并对临时救助政策落实、备用金使用和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建议并建立办理台账,确保督到位、查到底、见实效。今年共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工作核查20次,反馈并整改问题10余件,及时回复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35条,主动发现并帮助347户783名兜底保障对象获得救助,切实用民政人的首位担当标注了民生的“幸福刻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