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互助幸福院暖心助餐 开启老人幸福“食”光

  • 时间:2023-06-29 17:3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全县养老服务项目建设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幸福、互助、保障、长效”4个要素,扎实推进为民实事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家门口的“互助幸福院”,实施助餐配餐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吃上安全可口的暖心餐,度过一个舒适安逸的晚年。

一是着力增强抓建责任意识。县民政局将为民实事项目建设作为为老年人服务的幸福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成立了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3个项目专责组,做到项目清、责任明、措施强,形成分工协作、整体推动的良好工作局面,制定印发了《灵台县什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幸福院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为民办实事村级互助幸福院补助资金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建设内容、抓建措施和建成时限。积极统筹指导,加强沟通衔接,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建设标准,提升了建设质效。

二是着力优化工作推进机制。根据乡镇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及运营模式,通过“村级互助幸福院+长者食堂”“长者食堂+村居送餐”“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食堂”的家门口助餐服务新模式,已建成投运的村级互助幸福院制定了实惠的就餐标准,提供了刷卡就餐及个性化服务菜单,用餐老人满意度不断增强,部分县列村级互助幸福院依托旧校舍和村集体闲置用房修缮了大门围墙,规划了院内布局,美化了院落环境,安装了智能安全检测设备、适老化辅助用具,完善了功能设施,不断提高了老年人用餐及生活的舒适度。目前,4个省市列的村级互助幸福院和3个县列“长者食堂”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和送餐服务406人次,提供临休和休闲娱乐活动182人次。

三是着力提升任务落实质量。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各乡镇的用餐老年人数量和受助老人进行了全面摸底,结合老年人特点、注重老人喜闻乐见、舒适方便、宽敞实用、功能齐全、适老便捷的细节,跟踪建设现场,优化功能布局,严把施工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全力保障互助幸福院水、电、暖、管、网等设备配备齐全。部分乡镇在满足供餐助餐、休闲活动的基础上,拓展了互助幸福院助浴服务,建成了浴室和洗衣房,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功能。

四是着力凸显建设带动成效。督促指导乡镇进一步明确村级互助幸福院运营主体,在运营方式上积极倡导互助养老,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引导年纪较轻、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老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服务。已建成投运的互助幸福院依托“平台+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模式,安装了视频监控,与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数据对接,为老人居家安全提供全天候智能监测预警。在留守老年人信息采集过程中,各乡镇都能够主动进村入户,积极宣传村级互助幸福院和长者食堂解决农村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的普惠性,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知晓率。

五是着力完善运营长效机制。聚焦农村留守、空巢、分散特困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依托现有互助老人幸福院,采取“政府扶持、村级主办、志愿引领、社会参与”模式,整合资源要素,创新服务载体,部分互助幸福院为老人配备了电视机、乐器、健身器材等,开辟了花圃、菜地,提供了娱乐、聊天、下棋、打牌和文体活动等场所,形成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养老模式,达到了“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省心”的良好效果,不断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老人的文化娱乐和人际交往需求,确保老人在互助院“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六是着力破解养老助餐服务难题。在县城区以中台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为中央厨房,建立了3个社区服务中心助餐点,探索出“街道中心住房+社区助餐点+居家配送上门”三级网格化养老助餐服务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务,实现了综合服务中心、分中心、家门口智慧助餐点多点联动,提升了社区养老助餐服务能级。同时,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量身定制营养健康的膳食菜谱,让老人享受晚年“食”光,全力打造“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