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民政局“四个紧抓”推进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 时间:2024-06-21 16:00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走深走实,切实保障养老机构老人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的食品安全氛围,平凉市民政局始终将养老机构食堂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强化养老机构食品质量,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一是紧抓制度建设,筑牢保障防线。严格贯彻落实《平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民政系统创建工作方案》及省、市、县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修订完善了《养老机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等规章制度,制定印发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民政系统创建工作方案》《养老服务机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导考核和预防处置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二是紧抓源头管理,严格风险管控。督促全市养老机构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养老机构食材管理力度,牢牢把握食品进货源头、食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并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索要票据等管理措施,所有养老机构日常生活物资实行定点采购、统一配送,严格执行采购索证索票、入库查验和登记记录制度。严把食品制作流程,对养老机构食品加工是否符合要求,出入库登记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加工场所是否分区,加工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食品加工卫生清理工作是否有专人负责等各环节进行把关,做到食品加工场所分区科学,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整洁卫生,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不安全食材进入。

三是紧抓监管督导,强化问题整改。逐步深入养老机构内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排查,现场查看餐饮场所环境、原料采购储存、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餐厨垃圾是否按环保政策规定每日定点收集处理,食品留样是否按照每品种、每批次应取不少于125克的样品,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封专用容器内,置留于专用冷藏设备中保存48小时,标注留样标签,专人操作并填写记录,以备查验等方面,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限时整改销号。全市养老机构食堂逐步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建成了养老机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养老机构厨房、餐厅等重要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膳食的处理、储存、烹饪、供应各个环节全程可控,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放心的饮食环境。

四是紧抓能力提升,营造宣传氛围。按照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要求,全市养老机构通过开展机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向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开展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知识宣讲,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让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在参与创建中培养食品安全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共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200余场次,悬挂横幅280条,上墙版面1200余面,张贴海报4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3550余份,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60余条,通过大力宣传,有效提升了养老机构食品安全防范应对能力,保障了机构供养人员的饮食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